据了解,受苹果公司和美国政府对立事件影响,以 Facebook、Google 及 Snapchat 为首的硅谷科技巨头拟提升自己的
加密技术,以便更好地保障用户的隐私信息。
和苹果公司升级 iPhones 加密等级的举措一样,这些科技巨头拟采取的措施有可能会触怒美国的政府机构。当前苹果公司俨然已经成为了圣贝纳迪诺(San Bernardino)枪击案的调查焦点,这些科技巨头的举措表明它们愿意通过实质行动公开支持苹果公司的强硬立场。
数周过后,Facebook 的信息服务应用 WhatsApp 也计划加强信息服务的保密性,并在现有保密功能的基础上对语音通话进行加密。目前 WhatsApp 每月拥有超过 10 亿位用户。Facebook 打算将加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提升 Messenger 的安全等级。
主打「阅后即焚」通信服务的 Snapchat 也正全力打造自己的安全通信系统,与此同时,Google 也正在对加密技术进行探索,以为自身的邮件加密项目服务。
实际上,任职于各大科技巨头的工程师们已经对信息的加密技术进行过研究。这些技术之所以没有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会导致产品的易用性出现下降。绝大部分公司都倾向于让自己的产品更加简单、易用。而现在,随着数据的加密技术被推向舆论浪尖,相信所有的公司高管都会将加密技术视为一种企业优势,而不仅仅是一项营销策略。
实际上在苹果公司因为疑似恐怖分子的 iPhone 解锁事件和美国司法部对簿公堂之前,各大科技巨头就已经计划着
数据加密技术的升级事宜。按照计划,苹果公司于本月将出席加州联邦法院,并就解锁事事件出辩护。
FBI 主管詹姆斯 · 科米(James Comey)在听证会上作出辩护
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于这起事件的态度产生了分歧,而科技巨头纷纷提升产品加密等级的举措更是有可能会触怒华盛顿。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黛安娜 · 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和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人理查德 · 波尔(Richard Burr)表示他们已经完成了一项草案的撰写工作,一旦通过,未能向官方部门提供可读用户数据的公司将会面临惩罚。巴拉克 · 奥巴马(Barack Obama)也曾明确表示一些科技公司所采取的措施过于激进。
「如果政府被拒之门外,那么每一个走在大街上的人口袋中的设备都会像瑞士银行账户一样安全,是吗?」
他在 3 月 11 日位于德州奥斯汀市举行的 SXSW 科技论坛上说道。
自 2014 年以来,WhatsApp 一直在努力为部分用户提升安全等级,从而大大提升了政府部门的窃听难度。对于出生在苏联时期的创始人简 · 库姆(Jan Koum)而言,这项举措意义重大。当苹果公司的 CEO 蒂姆 · 库克(Tim Cook)在今年 2 月份宣布公司将会和美国政府对簿公堂时,库姆在他的 Facebook 页面上写道:「我们的自由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考虑到 WhatsApp 已经公然采取了和政府对立的立场,因此库姆希望更进一步的决定难免让人感到吃惊。在今年 3 月 1 日,巴西政府逮捕了一名 Facebook 的管理人员,因为 WhatsApp 向当地调查人员表示他们缺少向政府提供贩毒者信息的技术。Facebook 表示当地政府的逮捕行为是「极端且极其不合理」。
目前 WhatsApp 已经为 Android 和 iPhone 用户提供了加密的信息服务。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内,WhatsApp 计划为语音信息和群发信息也提供加密保护。一旦施行,这个可以免费下载的应用将会给政府机构的监听活动带来极大的麻烦。
和其他加密应用不同,WhatsApp 从未将加密功能当作卖点宣传。创始人库姆曾表示,在消费者眼中,加密功能应该被视为一个既定功能,而不是一个额外功能。但有消息表明,WhatsApp 正计划为应用的加密升级事宜作一个正式声明,目前我们尚不清楚库姆对加密功能的定位是否会发生改变。
这些科技巨头的行为让硅谷陷入了分水岭。目前 Google、Facebook、Snapchat、Amazon、Microsoft 以及 Twitter 等科技巨头都在案情摘要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在法庭上支持苹果公司。但与此同时,部分公司却展现出了一种面向政府的倾向性,它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服务为政府抗击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扩散出一份力。
Facebook 的首席营运官谢丽尔 · 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曾经在公开场合谈论过科技公司可以帮助西方国家从网上抗击伊斯兰极端组织。
Alphabet(Google 的母公司)公司的执行总裁埃里克 · 施密特(Eric Schmidt)也于最近加入了美国国防部的咨询团队,以帮助美国在将来的抗击中取得胜利。
尽管这些事件的关联性似乎并不明显,但在美国负责国家安全的官员却认为加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可能为伊斯兰国组织的网上招聘活动提供庇护。在某种意义上,科技公司需要在协助西方国家抗击恐怖分子以及隐私守卫者这两个立场中作出选择。
一些科技公司的高管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两个立场中取得平衡,科技公司可以在鼓励使用加密技术的同时,也保留自己移交元数据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元数据推测出对话双方的身份,以及他们交谈的频率和时间等信息。因此,新产品的详细参数除了会决定它们的安全等级之外,还会决定华盛顿的反应。
目前,《卫报》(The Guardian)尚未获悉 Snapchat 和 Facebook 的项目细节,其他科技巨头也拒绝对自己的项目作出评论。
Google 曾经在 2014 年发不过一个名为「端对端」的项目。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轻松收发经过加密处理的邮件,只有发件人和收件人可以对邮件的加密信息进行解码。遗憾的是,不久后这个一度与 Yahoo 达成合作的项目就步入了延误状态,直至最近几个月才重新焕发出生机。据知情人士透露,Google 的内部人员似乎重新对这个项目表现出兴趣。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 2 月份的内部会议上,一名工程师曾经向安全及隐私部门的副总裁格哈德 · 艾切贝克(Gerhard Eschelbeck)发问,称为何 Google 公司没有对加密通信提供更多的支撑。
格哈德表示公司正在逐步加大针对隐私项目的投入力度。尽管尚未作出任何实质决策,但在 Google 公司内部,有些员工已经开始讨论端对端项目所使用的技术是否能被应用到其他产品当中。
「Google 已经在隐私项目上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努力。」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对于这个搜索界的巨人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很难被加上端对端的安全属性。如果采取强行添加的方式,前者的可用性和商业模式都会受到影响。
Google 需要通过扫描用户邮件的方式投放具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因此一旦用户的邮件信息被加密,他们的商业模式将面临困难。许多消费者都会使用 Google 公司的 Gmail 服务,Gmail 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大量的存储空间,进而充当在线文件系统的角色。有些用户甚至会在 Gmail 上保存超过 10 年的文件。
「和苹果公司不同,Google 所面临的实质性难题要多得多。」知情人士表示,「这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不一样。」
与此同时,WhatsApp 却盯上了著名隐私卫士马林 · 斯帕客(Moxie Marlinspike)所编写的代码,并以斯帕客的代码为基础创造出自己的加密程序。目前斯帕客所开发的安全信息应用 Signal 已经被众多有隐私需求的用户使用,他的加密工具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它曾经受过外部安全专家的多次测试。
近 2 年来,人们对信息加密问题议论纷纷,而苹果公司显然是这次讨论的焦点。目前苹果公司也正计划对产品的信息安全等级进行升级。有消息表示,目前苹果公司正在和外部的安全专家接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 iPhone 等产品的安全等级,以便更好地防止调查机构掌握用户的数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此前曾撰文报道过苹果公司与安全专家地接洽过程。
弗雷德里克 · 雅各布斯(Frederic Jacobs)是一位出色的加密人员,同时也是 Signal 背后的其中一位编程人员。雅各布斯于上月表示他接受了苹果公司的工作聘请,他所从事的是一个夏季的实习项目,所属团队主要负责 iPhone 核心软件的安全问题。